Sustainalytics

Sustainalytics背景介紹

Sustainalytics(現稱為 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)成立於 1992年,為一間為企業、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提供獨立的 ESG評估和監測服務,並為投資者提供獨立的 ESG評級和研究分析之機構。早在永續投資成為主流之前, Sustainalytics的創辦人 Michael Jantzi就開始關注企業 ESG表現對於投資市場的影響,可當時 ESG數據不易取得且缺乏分析系統,使得永續投資的進程受到牽制。為改善此問題,Michael Jantzi於 1992年創辦了 Sustainalytics,旨在為投資者提供獨立的 ESG評級和研究分析服務,使其能夠更好的理解 ESG並進行風險管理。


Sustainalytics評分議題內容

該組織認為企業 ESG表現得分的高低應呈現管理 ESG風險的能力,所以一家公司的 ESG風險評級由定量分數和風險類別組成。定量分數代表未管理的 ESG風險單位,分數越低代表未管理的風險越少,換言之分數越低表示企業表現越好。分數從 0-100,每 10分為一個級距, 0-10分為幾乎無風險,超過 40分則為 ESG嚴重風險。 


Sustainalytics評分方式與流程

評分流程

因為Sustainalytics分數為企業未管理風險與不可管理風險的加總,所以必須計算出企業風險揭露分數和已管理風險分數才可推出,於是Sustainalytics引入了一個雙維度的架構,其中第一維度是風險暴露,反映了一家公司在整體和個別重要ESG問題層面上暴露於多大程度的風險;第二維度是管理,反映了一家公司如何有效地管理其風險暴露。計算方式及步驟為下:

  1. 算出所在行業揭露風險分數
  2. 計算出 Beta值並得出企業揭露風險分數
  3. 算出揭露風險中的可管理風險分數
  4. 算出可管理風險中的已管理風險分數
  5. 確認最終 ESG分數

評分項目

因為Sustainalytics分數為企業未管理風險與不可管理風險的加總,所以必須計算出企業風險揭露分數和已管理風險分數才可推出,於是Sustainalytics引入了一個雙維度的架構,其中第一維度是風險暴露,反映了一家公司在整體和個別重要ESG問題層面上暴露於多大程度的風險;第二維度是管理,反映了一家公司如何有效地管理其風險暴露。計算方式及步驟為下:

  1. 算出所在行業揭露風險分數
  2. 計算出 Beta值並得出企業揭露風險分數
  3. 算出揭露風險中的可管理風險分數
  4. 算出可管理風險中的已管理風險分數
  5. 確認最終 ESG分數

Sustainalytics ESG指數-台灣50總表

天主教輔仁大學 地址: 24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
電話: 02 2905 2000  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